王阿牛:把生活釀進黃酒 |
|
|
|
1979年,王阿牛(右)參與評酒。 在紹興的一間釀酒車間,一缸缸發(fā)酵的酒正等待開耙。93歲的國家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紹興黃酒釀制技藝傳承人王阿牛眼睛發(fā)光,開始慢慢卷起袖子。 釀酒的人都知道,只有把手伸進酒缸,用手指感知酒缸里的溫度,才知道是否能開耙。 “師傅,可以開耙了嗎?” “可以了!今年的酒釀出來肯定不錯的!” 56歲的潘興祥,在聽到師傅王阿牛的指令后,開始開耙。 一季稻米精心沉淀,穿過一冬的寂寞,方能有酒香撲鼻。很多人覺得,黃酒釀造是一門具有神秘色彩的手藝。那么,釀黃酒真的有秘籍嗎? 有!這個秘籍,就在王阿牛手中。幾十年時間,他整理編寫了眾多黃酒釀造資料,讓后人更好地傳承黃酒技藝,讓紹興黃酒的酒香飄得更遠。 一生沉醉酒香 邊學釀造邊整理記錄 在紹興釀酒人眼里,王阿牛是技術(shù)扎實的“酒頭腦”,他每個月來徒弟潘興祥的酒廠指導一到兩次,這也是他最開心的時候:“年紀大了,就和孩子一樣,很喜歡出來逛逛?!?/p> “說到底,師傅還是放不下酒?!迸伺d祥說。 透過酒香,似乎能看到時光煙云里那個17歲的少年。那年,王阿牛開始跟著師傅釀酒。而釀酒秘籍,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書寫。 1925年,王阿牛出生在紹興鑒湖畔的東浦鎮(zhèn)?!敖B興老酒出東浦”,走在這個小鎮(zhèn),除了隨處可見的河流和青石板的小橋,就是這里家家戶戶的酒缸。每年冬天,各家各戶都會在自己家釀酒,將糯米浸泡好、蒸熟、拌上酒曲,四周捂好稻草,便是老少皆愛的甜酒釀。隨處可聞的酒香,是幼年王阿牛最深的記憶。 1941年,也就是17歲那年,王阿牛到東浦湯源茂記酒坊當學徒,之后隨堂兄到沈裕華酒廠?!白鲠劸乒ぃ惶煲?00個酒壇,挑200個酒壇。只要有機會,我就會找各種理由,跑到堂兄開耙的地方仔細觀察和請教開耙技術(shù)?!睍r間一長,就被老板發(fā)現(xiàn)了。王阿牛說,老板告訴他,想要學開耙,先要洗9萬只酒壇,挑9萬桶水和酒。從那以后,王阿牛成了作坊里最勤快的人,學會了浸米、蒸飯、投料等基本技術(shù)。 “后來才慢慢體會到這樣做的好處?!蓖醢⑴8嬖V記者,做酒是慢工,第一就是要有耐心。 幾十年過去了,王阿牛依舊記得第一次開耙時的場景?!爱敃r,我把手插在外衣口袋里,堂哥趕緊讓我拿出來,說這樣待會兒就不能準確估計缸里的溫度了?!睆拇艘院?,王阿牛學會了留意釀酒的各種細節(jié)。 “好記性不如爛筆頭。口耳相傳容易出錯,為什么不把技術(shù)要點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,把黃酒釀制技術(shù)一代代傳下去呢?”王阿牛說。 于是,在沈裕華酒廠的十年間,王阿牛邊看邊學,堅持記錄數(shù)據(jù),也慢慢體悟到了開耙的竅門。1952年,王阿牛調(diào)入云集酒廠(后改名為東風酒廠),一干又是40年,其間,他還是不斷學習和研究開耙技術(shù),積累了大量一手資料和實踐經(jīng)驗,黃酒秘籍也日漸成型。 臺燈和老花鏡為伴 退休以后仍筆耕不輟 1991年,王阿牛從東風酒廠退休,但對黃酒的熱愛和癡迷已經(jīng)融入他的血液。為了讓后人更好地傳承黃酒技藝,讓紹興黃酒的酒香飄得更遠,王阿牛的黃酒秘籍編寫還在繼續(xù)。 在紹興的一個老小區(qū),記者再次見到了王阿牛。 昏暗的房間,93歲的王阿牛顫顫巍巍開門。他穿著非常樸素,外面的棉襖看起來十分陳舊。 兒子王新潮說,老人非常節(jié)約,家里很少開燈,但是老人也特別固執(zhí),喜歡一個人住?!捌綍r除了吃飯睡覺,他就在這個屋子里寫東西。” 在老人的書桌上,堆著幾十本筆記本、一盞臺燈和一副老花眼鏡。王新潮說,93歲的老父親聽力不好,但是視力不錯,退休后就經(jīng)常在房間里寫黃酒釀造相關(guān)工藝。 “原來只是對釀酒技術(shù)的隨手記錄,后來漸漸養(yǎng)成了習慣,現(xiàn)在每天也都要記?!蓖醢⑴Uf,正是這些材料,為編寫紹興酒的操作規(guī)程打下了基礎(chǔ)。 讓后人更好地傳承黃酒技藝、讓紹興黃酒的酒香飄得更遠,是王阿牛最大的心愿。幾十年時間,王阿牛整理編寫了很多黃酒釀造的資料,包括《黃酒冬釀淋飯、攤飯的技術(shù)操作要點》《紹興酒半成品和工作質(zhì)量標準》以及《紹興黃酒釀制技藝》等。 今年1月,王阿牛(右)指導徒弟潘興祥釀酒。 朱銀燕 攝 要做好酒先學做人 將一生心血傳給徒弟 每年的黃酒開釀節(jié)舉行后,紹興黃酒就進入冬釀時間。開釀節(jié)也讓更多人認識了解了紹興黃酒?!伴_釀節(jié)是師傅倡導的,他覺得這樣的儀式感是對黃酒的尊重,也便于讓后人傳承?!迸伺d祥說。 黃酒釀制是一項手工傳統(tǒng)技藝,徒弟需要在師傅的長期指導下學習。這種傳承方式是有原因的,首先,傳統(tǒng)技藝重實踐,需要師傅手把手教;其次,黃酒釀制技藝重經(jīng)驗,生產(chǎn)周期長,影響因素多。王阿牛的秘籍,顯然能夠讓黃酒釀造者少走很多彎路。除了教會自己工廠的員工釀酒,王阿牛還經(jīng)常出去講課,想把自己的經(jīng)驗教給更多的釀酒師傅。 2010年在塔牌紹興黃酒開釀儀式上,王阿牛將珍藏幾十年的“秘籍”交給了徒弟——塔牌黃酒首席釀酒師潘興祥,希望徒弟能夠最大程度繼承它、完善它。 “他的數(shù)據(jù)記載很完整,也非常具有參考性?!迸伺d祥說,在師傅的秘籍上,我們肯定能釀造出更美的酒。 王阿牛的秘籍,對黃酒釀造者來說,稱得上無價之寶。在很多報道中,他經(jīng)常被稱為“酒博士”,然而對于這個評價,王阿牛卻覺得太高了:“一生與黃酒為伴,是我的選擇,也是榮幸?!彼蚕M笕四軓拿丶畜w悟更多:“做酒先做人,釀酒不僅是技術(shù),更需要釀酒師傅的好品質(zhì)?!?/p> 今年的開耙結(jié)束后,王阿牛和徒弟潘興祥并肩走出酒廠,春日的陽光照在兩代釀酒師的身上,也照在身后的黃酒壇子上。 王阿牛的人生,就是黃酒人生。如今,紹興黃酒走出國門,越來越受大家的喜愛。在這背后,有著一群像王阿牛一樣,將自己的一生都融進黃酒的人。 ![]() |